以文化为纽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携手共赢
来源:hth华会育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4-02-23 15:50:0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积淀,是融于民众血脉中的历史记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家间最深刻的交往是民心交融、情意相通,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最深刻的联合是人类心灵的契合、人类文化的互相欣赏、互相借鉴。

  10月18日-19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主题分论坛,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实践、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以及哲学、伦理学和文学视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三个话题,论坛对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突出作用展开讨论,来自中国、希腊、韩国、泰国、阿塞拜疆、加拿大、南非、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24位重量级嘉宾发表演讲。

  面对当前世界的“丛林法则”,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用“开放、融通、合作、共赢”概括了当今中国奉行的战略主张。在他看来,应对当今世界局势,世界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以“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为主张的中华文明。他同时表示:“中国需要履行与自身实力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大国责任,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新贡献。”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习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重要的平台和抓手。当前,文化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途径是在“一带一路”实践中的文化行动。希腊总统顾问、总统办公室文化事务主席索菲亚·希尼亚度回顾了中国与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的交往历史,他说:“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最古老,对人类影响最深远的贸易路线之一,也是中国与希腊之间最强烈的文化联系之一,丝绸之路绵延八千里连接了东西方文明的摇篮,‘一带一路’的倡议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是基于和平,基于协作,促进了贸易,促进了融合,促进了不同社会的人文交流。”

  国立首尔大学荣休哲学教授金丽寿则从哲学角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最佳文化综合体”概念。他指出:“最佳文化综合要求我们追求真理、追求客观性,不能依靠相对主义。最佳文化综合体的概念也必然会经历修改、拓展、进化的过程,这种进步的过程是线性联系的,是不规则螺旋上升的过程。”

  “人和人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永远是互相联系的,文学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作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陆建德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放经历,阐释了他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他表示:“中国文化在跟周边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不断改变,中国文学史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部开放的文学史。”在他看来,以翻译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中国文化在唤醒民族独立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新的文学必将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将会代表一种新的中国文化上开放的精神。”他补充道。

  在全球化加快的时代,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人文之间的交流桥梁。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CSD)咨询委员会主席汉斯·道维勒认为“人类价值观的共同体”至关重要。“现在我们已达成了一种广泛的、共同的意识和协议,总体框架包括一系列普遍共享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跨越了所有的文明和文化,提出了基本的社会行为标准,并提出了具体的形式、内容和身份。”他说。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不一样文明所构成的共同体,在世界各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中,均有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释。阿塞拜疆科学院文学所亚洲文学关系研究室主任阿玛德夫·班迪尔汗表示:“人类新的未来是区域人类主义、伦理、审美行为。每个国家文化因素让它更接近世界文化,跨文化让各个民族寻找自我的位置。”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校长魏查理则从中国和印度的佛教关系阐释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采用了印度的佛学文化,中国文化已经接受了佛教,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他表示。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发表了主题为《以民族文化为纽带,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共处》的主题演讲,他呼吁:“以民族文化为纽带促进人类和谐共处,首先有宏观的全球视野和恰当全局定位;其次要抓住重点;最后还应该要考虑领域和方法的多样。”

  “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和’,是最具有普世性的一个词。”国务院参事忽培元表示说。通过引用《肖申克的救赎》和《圣经》中的故事,他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呼唤,一个文化的觉醒,一个人类一同面对现实,走到繁荣的重要文化命题。”

  以中国的比较文学为例,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伟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全球视野的结构转向做出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比较文学任重而道远,首先应该继续加强与国际比较文学与理论界的交流与对话;其次,要继续加强东方文化文学内部的沟通与对话;最后,要让真正具有多样性特征的世界文学阅读模式成为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基于当下国际政治关系局面提出的协调处理国际关系的新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劳动辩证法和劳动历史观以及中国传统的和合哲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正义、和合和仁爱的伦理价值,勾画了人类未来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伦理愿景,也指明了实现伦理愿景的途径和方式。

  特里尔大学荣修教授卜松山从康德世界公民对和平的渴求,到儒家的世界观,探讨如何考虑伦理价值。他表示:“孔子本身就是世界主义的思想,他呼吁人们以天下为己任,真正的完成自我修养,实现中庸,实现天人合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金惠敏发表了《文化自信与星丛共同体》主旨演讲,他认为,要充分注意习主席提出的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破解中西二元对立,正确理解文化自信。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丘马科夫从哲学角度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审视,呼吁进入对话时代,遵循包容的根本原则,以文化对话防范排除文明冲突。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室副主任范玉刚则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的文明观。他表示:“习主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习主席的全球治理思想。”

  近年来,习在公开讲话中多次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层面的关键词,即必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本次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主题分论坛的举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层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了全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