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 张树武:关于文化科技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hth华会育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4-02-22 14:21:12

  8月29日,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代表大会暨2020年工作会在京召开。图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内容中心主任张树武作主题发言。摄影 秦始泉

  自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这一动议提出以来,中科院自动化所就一直是积极参与者,到今天的落地实施动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我认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不仅要厘清具体做哪些工作,覆盖多大规模,形成什么效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营造一种全社会共同推进文化发展的气氛。这些年,无论是讲文化和科技融合,还是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就是想让大家意识到文化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把全社会动员起来,造文化与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势”,形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循环经济,只有循环起来,才会不断进步。

  今天,结合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我想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个人对于文化科技发展的几点思考。

  文化大数据体系不是简单的数据处理问题,更多涉及到的是文化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转化为可复用的“资产”是大家最关切的问题。在做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通常是把中华几千年的文化遗产资源全拿过来,不分优劣、不谈价值地全盘转化,这是缺乏意义和效益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拥有的财富,是全社会的和公益的,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行使的是委托管理权,这些资源只有在有限权责下经过加工整理处理形成可复用、可转换的资产才会具有经济循环的产业价值。所以,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首先应做的是“资源资产化”,要考虑未来的产业化出口。要有一套文化资源资产测评和估值方法。举个例子就是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经验主义积累的文化宝库,之所以经常被非议,一是缺乏可验证的科学解释,二是缺乏从业准入规范和条件,三是没形成基于大数据实证的药效评测方法,造成市场鱼龙混杂,江湖骗子泛滥。文化领域一直以社会公益事业为重,但要真正融入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价值及资产化是绕不开的话题。我们曾经在科技计划中支持文化附加值评估及服务价值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但很难,目前结果还不尽如人意。

  现在社会上各个行业信息化都在讲“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文化也不例外。事实上我在各种场合更偏爱讲“知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因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一种外在表现形态,而讲知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则更偏重与内在情景化表达。从文化场景来看,数字化内容的结果是更加知识化和标签化,数字化之后就是相互连通的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再往上一层就是各种智能展现的智慧社会。

  所以,数字化过程不是简单地重复进行各种分辨率精度的资源采集,更多的是在加工层面。文化大数据体系提出的基因库、标本库、素材库都是在做加工的事。而且一般的加工都是市场化行为,文化大数据体系更应该向“高、精、特”看齐。“高”就是超高精度分辨率,“精”就是要精选一批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做数字化,“特”就是要做出特色,有区分性,不做重复工作。

  网络化要强调的是万物皆媒和透明网络。伴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网络服务经济变革一定会改变现有竞争性垄断大平台服务经济格局,一定是更专业化、扁平透明化和万物皆媒的,每一个节点即是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媒体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信息化世界里,关联很重要,今天我们把ISLI作为文化领域第一个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其实它的重要意义是定义了网络世界里任意两个实体之间关联的编码规则。这点很重要,原来经数字化的单个信息实体都是静态的,为表达海量信息实体必须对它进行编码压缩,从最初的电报码到现在DOI、ISBN、ISSN,物品编码等各类编码和赋码中心,都是单体,没有关联信息。ISLI是第一个关联标准。举个简单例子,一部电影在某个电影院播放,我们嵌一个唯一的关联水印标识符,如果社会上出现了盗版,就可以这个关联标识符信息中追踪到是哪个影院流出的盗版。再比如,大规模知识图谱发展到海量难以形式化表达时,就能够最终靠关联标识进行知识图谱库的压缩编码传输。

  第三智能化,现在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有很多尝试,事实上,文化领域是各类AI应用最全面、最有深度的领域。我们正真看到AI创作提升了音乐、视频等各类内容生产和基于艺术素材的创意生成的效率和质量,知识图谱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应用,XR在沉浸艺术展演中的表现力等。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假如说知识化代表的是一些个人阅读平台,那信息化就是微信等社交平台,而智慧化则是一个游戏平台,需要更加多的博弈对抗和脑力及体力对抗。一步比一步更多参与,更多消费循环的价值体现。所以,文化体系应尽快走出数字化、跨越信息化、迈向智慧化。

  刚才讲了那么多,要把资源资产化,要挖掘它的价值。现在大家都不愿意把资源拿出来,先释放开来。我希望改变大家的思维方法,其实你不把一个东西养肥了永远赚不到钱,现在技术发展已能实现全网的版权监测了,你把自己的珍藏拿出来做个声明,让社会第三方帮你做监测,如果发现有大的侵权活动,社会帮你一起来维权。总之,就是要先释放出来,从流通循环中体现价值,维护自己的权益。

  文化治理现代化是文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为我们国家现在非常注重网络空间风控治理,所以各级风控体系很健全。但内容传播交易缺乏有效的治理体系,造成了流量、广告、分散等一堆价值迂回变现方式,而不是通过版权直接变现。其实版权治理和风控技术手段是相近的,我们目前已经做了一些了,涉及版权标识、媒体指纹、区块链、版权大数据等技术,一些知名的自媒体内容、音乐的版权都委托我们做监测,我们也是新闻出版数字版权服务优秀实验室。我们正尝试跟主流机构共同建立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网络内容版权“共治”联盟生态体系,帮助大家消除顾虑,监测侵权行为,共同维权,形成众智透明网络版权价值生态体系。所以,在文化治理现代化上,目前环境是越来越好。我们通过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大数据体系建立,就是要告诉大家,文化是要跟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文化发展是全社会的事儿,大家都要努力。

  先讲全媒体。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习提出来的号召,我们一定要积极倡导,在国际上主导全媒体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形成统一的标识、解析、编码和封装。“四全媒体”在技术领域的解读就是:(1)跨时空传播,也即全程媒体: 5G网络的泛在性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节点制约,前所未有地实现信息传播的无远弗届;(2)跨现实呈现,也即全息媒体: 借助5G和智能技术,媒体信息将以超高清晰度和深度沉浸化的全息呈现方式,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现实的无界融合和自由交互;(3)万物皆媒,也即全员媒体: 运用5G和智能技术所构建的万物互联网络,以及由区块链技术衍生的可信社会化网络监督治理机制能轻松实现所有人、物、信息(内容和数据)在所有环节、过程和时空节点的透明化连接和传输,使得不论人或物都可能成为一个释放信息并分享信息的中介媒体,实现万物皆媒;(4)智慧型服务,也即全效媒体: 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所具有的智能识别、数据分析和精准推荐等技术赋能到全媒体信息传播,能轻松实现在任意时间空间和任意节点,以任意媒介形式向任意对象提供精准化媒体信息服务,形成全媒体信息智能化传播网络和智慧服务体系,实现媒体服务效果最大化。

  全媒体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是现代媒体的一种变革发展,而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叠加,因此在全媒体语境下的业务运作,需要更快捷的网络和更智能化的技术支撑,需要更智慧化的服务运营保障,需要整体模式、技术和策略上的重大变革。

  再讲全息媒体。未来的媒体肯定是全息媒体,虚实融合的媒体。这里面涉及到几项核心技术,一个是动态的三维建模,第二个压缩编码,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如何把立体全息信息压缩以适应高速传输,第三个是显示。目前前两个都有办法,唯一不足是显示,通过裸眼的显示达不到效果,还得戴3D眼镜,这在未来要突破,但是现在有瓶颈。

  关于文化科技发展的趋势,我这里用五化来概括。即:文化创意智能化、文化传播精准化、文化表现沉浸化、文化资源云联化和文化治理现代化。

  (备注:张树武,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内容中心主任。本文摘录于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2020年工作会上的讲话,仅用于交流学习,如有转载请务必标注明确来源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