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丨浅析我国旅游业金融理财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来源:hth华会育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4-02-12 23:00:41

  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已基本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将争取实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度的提高等目标。为顺利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战略,保障未来旅业的跨越式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将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土地供给政策、创新金融支持政策、完善旅游财税政策等五大方面。作为重点扶持措施之一,完善的金融政策和创新的金融理财产品将助力旅游业快速发展。

  过去十余年间,随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休假制度改革以及高铁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旅游慢慢的变成为休闲度假的优先选择,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全国旅游收入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在旅游业投资快速地增长以及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规模持续迅速增加、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繁荣发展、多样化需求量开始上涨打开跨界旅游市场、在线旅游与金融加速融合等特征。

  在社会投资增速放缓、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未减的背景下,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并已变成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社会投资的新热点。2015-2016年,全国旅游业分别完成投资10,072亿元和12,99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2%和29.05%,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32%和20.95%,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分别高32.6%和18.15%,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高41%和22.15%。社会资本投资已由传统制造业、房地产开发行业流向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现代旅游业。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人均GDP稳步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加,居民旅游模式逐渐由观光旅游转变为休闲度假模式,消费模式则由可选消费逐渐向必选消费过渡。2016年,我国人均GDP已达53,980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较上年实际增长6.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较上年实际增长6.8%。2016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入出境旅游2.6亿人次,增长3.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差距较大,城镇人口的人均旅游消费级出游率约为农村人口的2倍以上。快速提高的城镇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居民出游率及人均旅游花费水平。同时,根据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在“未来推动主题公园创新发展”以及“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等政策支持下,旅游业投资将带动优质城镇旅游经济的发展。

  随着80~00后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体,多样化、个性化体验等旅游新需求将逐渐增加,一些新型旅游消费观念也将不断促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婚恋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型“旅游+”市场将不断打开,跨界旅游融合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同时,市场细分和多样化需求也将继续促进邮轮游艇、体育旅游、冰雪旅游、营地旅游、温泉旅游等近两年投资增幅较大的旅游市场发展,并仍将根据不断涌现出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领域。

  “旅游+互联网”进程加快,在线旅游成为旅游投资的新热点。在线旅游市场主要由在线交通预订、在线住宿预订和在线度假旅游预订三个细分市场构成,且包括产品和服务预订以及经验分享等各个环节,市场细分化程度高,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不断增强。交通预订和住宿预订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互联网化程度已相对较高,在线度假旅游市场发展潜力相对较大。2015年,在线年上半年,在线亿元的投资规模。基于庞大的客户群体和丰富的上下游企业资源,在线旅游与金融加速融合,各大在线旅游企业都在“跨界”尝试旅游金融,例如携程推出的“程涨宝”、去哪儿推出的“拿去花”旅游分期计划;途牛旅游推出的“首付出发”、“出境保”等。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其它金融产品市场还不够发达。

  银行贷款一直以来都是旅游业融资的重要途径。目前银行为旅游业企业提供的产品主要为项目贷款,但是近年来为满足旅游产业集群融资需求,银行已按旅游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抵、质押融资产品。例如,为景区开发建设提供经营权或门票收费权;为高档酒店、水上游乐等项目开发建设提供建筑物抵押、林权抵押或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为旅游商品中小型生产企业提供应收账款;为个人提供旅游消费贷款等。

  目前信托产品多数集中在旅游业中的地产或基础设施,产品实质是旅游地产或基础设施的融资产品,未能体现旅游业企业的经营特色。针对市场上旅游信托产品种类少、规模小、产品单一的现状,信托公司正在大力开发旅游等消费类信托产品。目前已创新的信托产品包括酒店地产信托投资产品、文化影视旅游地产信托、海岛游信托等。

  旅游业的股权类产品主要包括沪深交易所上市股权和“新三板”的挂牌股权。截至2017年7月12日,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共3,308家,上市股票总数为3,390只,其中旅游业上市企业36家,除餐饮和酒店[1]外的旅游业上市企业29家。29家旅游业上市公司中,上交所14家,深交所15家;中央国有企业4家,地方国有企业13家,民营企业11家,其他企业1家;主板22家,中小企业板5家,创业板2家。

  截至2017年7月12日,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共11,287家,其中旅游概念板块挂牌企业共70[2]家,占比为0.44%。从广义的旅游业角度来看,旅游业挂牌企业共117家,占比为1.04%,其中含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企业50家、住宿业企业13家、餐饮业企业21家、公园和游览景区管理业企业25家、艺术表演场馆企业1家、其他室内娱乐活动企业2家、游乐园5家。

  2012-2016年间,旅游概念板块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为1家、0家、7家、34家和22家,2017年新增6家。旅游概念板块挂牌企业中,中央国有企业1家,地方国有企业13家,民营企业52家,公众企业1家、其他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旅游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2016年,旅游业[3]企业发行的信用债[4]共136只,金额共计1,026.20亿元,分别占2016年度信用债发行总数和总金额的1.46%和1.15%。2017年年初至今,旅游业企业发行的信用债共44只,金额共计306.12亿元,分别占此期间发行的固定收益产品总数和总金额的1.49%和1.16%。

  2009-2016年期间,旅游业企业发行的固定收益产品中,从产品品种来看,私募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超短期融资券这四类产品在发行数量和发行金额上占比分别高达77.59%和82.53%;从期限来看,5年以内(含5年)期品种数量和金额占比分别高达93.42%和90.25%;从企业主体评级来看,若不考虑未能获得主体评级信息的255只,主体评级为AAA和AA的企业占比高达73.94%;从企业性质来看,目前尚在存续期内的债券中国有企业占比高达86.82%。

  截至2017年7月12日,旅游业企业以门票收入作为基础资产共发行6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分别为欢乐谷、广州长隆、八达岭索道、巴拉格宗、曼听公园和华山景区,发行总额累计72.62亿元。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的投资领域、参与机构、参与人员和基金规模持续扩大,私募基金已经成为继银行贷款、IPO等之后最有发展的潜在能力的融资手段。私募基金市场的快速增长对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中国私募基金投资事件共9,550起,投资金额为944,468.95百万人民币,其中旅游业投资事件共72起,占总投资数量的0.75%;投资金额为4,751.52百万人民币,占总投资金额的0.50%。2017年年初至今,私募基金投资事件共2,936起,投资金额为747,790.38百万人民币,其中旅游业投资事件共18起,占总投资数量的0.61%;投资金额为1,138.57百万人民币,占总投资金额的0.15%。2014-2015年,旅游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实现大幅增长。

  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政策性基金,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2015-2016年间,多地先后成立了千岛湖旅游文化发展投资基金、安徽文化旅游基金、四川旅游产业基金、宁波旅游产业基金、皇姑区旅游文化基金、河南平安文化旅游基金、伊犁旅游基金等旅游产业引导基金。

  根据私募通数据,截至2016年底,国内政府投资基金(包括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基础设施基金等)共设立达1,013只,募集资金总目标规模 53,316.50亿元,已到位资金 19,074.24亿元;股权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包括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共901支,募集资金总目标规模32,227.13 亿元,已到位资金11,336.47亿元。截至目前,我国共成立政府引导基金1,651个,募集资金总金额达27,538.79亿元,累计直接投资项目数量为656个。2015-2017年,我国分别成立旅游业政府引导基金8个、21个和3个,其中2017年截至目前成立的3只基金分别为滇池旅游产业基金、长白山文化旅游基金和广东省旅游基金母基金。

  近年来,旅游业在金融创新及政策扶持下实现快速多元化发展,各类社会资本源源不断进入旅游领域,PPP模式成为打开社会资本投资的新渠道。自2016年推广PPP模式以来,我国PPP项目投资大幅增长。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5],截至2017年5月31日,旅游业入库项目809个,占入库项目总数的6.16%,金额共计约9,545.74亿元,占入库项目总金额的5.82%,是继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行业后入库项目数量排第三位的行业。

  目前,旅游业保险产品主要为旅客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旅行社责任险、旅游人身意外险、交通工具意外伤害险、旅游救助保险和旅游救援保险等。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游客出游人次大幅增加,旅游保险的“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大。

  旅游业的融资租赁产品目前主要是主题公园类或大型游乐园旅游设施设备的融资租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融资租赁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汽车租赁、景区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产品都是在线旅游企业正在重点打造的产品。2016年,途牛网和去哪儿网先后成立趣携(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天津开汇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丰富和完善旅游业务产品线

  、企业可为旅游业上游有长期业务往来的供应商提供循环授信,为景区、酒店等有扩大再生产计划的供应商以及计划拓展销售渠道的代理商提供专项授信服务,以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联系。2015年,众信旅游通过设立广州优贷有限公司建立出境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所有出境服务的客户提供包括货币兑换、第三方支付、小额信 贷、保险等互联网金融服务。

  目前银行为旅游业提供支持仍以中长期项目贷款为主;在资本市场,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旅游企业和新三板挂牌的旅游企业数量很少,新三板是中小型旅游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固定收益类产品则主要是资质较好的国有企业发行的中短期债券产品;旅游业私募基金从数量和规模上均占比较低;PPP模式成为近两年社会资本投资旅游领域的重要模式,是各类投融资渠道中旅游业占所有行业比重最高的模式。在信托、融资租赁、和保险产品等方面,旅游业产品均处于产品品种单一的起步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实现“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等目标。具体的政策支持措施包括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强调推动精品景区建设,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加快发展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大力发展海洋及滨水旅游,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加快培育低空旅游等;在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方面,强调做强5大跨区域旅游城市群、培育20个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打造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培育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推进8大类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等。

  旅游业与金融理财产品的融合是促进旅游业发展、顺利实现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必备条件,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是远远不够的,亟需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的支持。未来,在旅游企业上市融资方面,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仍将以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符合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发行上市条件的大型旅游企业为主,新三板挂牌旅游企业的数量也将随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和做市制度的完善而继续不断增加。旅游企业固定收益产品方面,债券品种仍将是资质较好的大型旅游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以景区门票收入等稳定现金流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将成为创新产品潮流之一。私募股权基金和PPP模式仍将是社会资本投资旅游领域的重要渠道,未来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精品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产品创新型企业,并参与到各地旅游项目建设中。银行贷款方面,多样化的旅游消费信贷产品是主要发展趋势;旅游信托产品方面,信托公司有望开发结合旅游企业特长和信托产品的优点的产品;旅游保险、融资租赁和产品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和大数据有望促进以上产品在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

  [1]因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加速布局旅游全产业链(含景区、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和旅行社等),此处去掉的餐饮和酒店企业是指以餐饮和酒店经营为主的企业(例如西安饮食、首旅酒店),其他主营旅游业但涉及部分酒店餐饮经营业务的企业包括在内(例如峨眉山A、丽江旅游等)。此处数据不包括含少数旅游子公司的集团控股型上市公司(例如新华联)。

  [2] 旅游概念板块是Wind资讯统计的旅游业热点企业,与广义旅游业各版块统计口径不同。